P1110422.JPG  

(取自於黃惠宇教授講座教材)

11/17聽了黃惠宇教授的健康講座~

在課程有提及我們身體的黃金三角~

身體的第一角也就是第一道防線是-腸道

在課堂裡黃教授也提及到其實養生液就是益生質~

搜尋到這篇文章它提及了"益生菌"及"益生質"分享給大家參考~

 ==================================================================================

文:陳泰安醫師

飲食是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隨著時代的演變,每人每天飲食的內容也不斷在變,遍佈街角的便利商店及速食店、均一價吃到飽的火鍋店及餐廳,成了許多人或家庭最常飽餐一頓的地方。吃是愈來愈方便,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也衍生出許多現代人的健康問題。隨著國人生活水準的提高及生活環境的改善,平均壽命逐年延長,但罹患慢性病及癌症的機會也跟著提升。2011年3月日本發生地震、海嘯,引發核電廠輻射外洩,農漁牧產品均遭受汙染,鄰近的台灣恐受波及,國人也再度重視食物的安全。腸道是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將近60%的免疫細胞都位在腸道黏膜上。這些免疫細胞負責抵擋有毒物質的入侵及消滅致病性的病毒或細菌等微生物。我們每餐或每天吃進多少受汙染的食物或殘餘農藥或重金屬,實在無從得知也無法嚴格控管,但我們可以藉由調整腸道機能,增強免疫力,加速排泄,減少有害物質的曝露與吸收,築起第一道防線來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整腸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先消除便秘
       現代人不僅缺乏運動,甚至缺乏勞動,整天坐辦公桌吹冷氣的人愈來愈多,便秘的人也愈來愈多。每天記得幫公司及自家倒垃圾,卻忽略自己體內的垃圾也要每天清出體外。規律的運動及充分的水分攝取可以減少便秘的發生。補充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
預防及治療便秘,幫助腸道中益菌生長,降低大腸癌發生的機會。新鮮的蔬菜、水果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根據衛生署93至97年「國人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約80%的國人之蔬果攝取量都不及飲食指南建議量的「每日五蔬果」。天天攝取適當蔬果的份量,有助於調整腸道機能,可促進身體健康及預防慢性疾病。

除了多喝水、常運動、每日五蔬果以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整腸呢?    
       隨著現代生物科技的精進,補充含有益生菌及益生質的食物或健康食品也是一種整腸的輔助辦法。益生菌(Probiotics)一詞是在1965年提出的,定義為活的微生物,適量時會對宿主的健康有利。益生菌最有名的是乳酸桿菌種(Lactobacillus)及雙歧桿菌種(Bifidobacterium,有人直接翻譯成比菲德氏菌),還有啤酒酵母菌(Saccaromyces Cerevisiae) 也常被用來做益生菌。人體大腸中的細菌種類有數百種,數量將近一百兆,每個人的菌種也不盡相同。某些乳酸桿菌種及雙歧桿菌種是屬於固定在人體腸道上或經常經過腸道的無害菌種,沒有致病的風險。21世紀以來關於益生菌菌種的研究大量產生,某些大腸桿菌種及其他細菌也曾被用來做益生菌。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乳酸桿菌種及雙歧桿菌種都是人體有助的,只有某些特定的菌種在特定的劑量及環境中才被證明是對人體的某些症狀是有益的。


           嚴格來說,益生菌一詞應該只保留在那些曾經過人體試驗證實確實對人體有益的腸道菌株才可稱為「益生菌」。目前被人體實驗證實某些益生菌株可以用來治療及預防急性腹瀉,預防抗生素治療引起的腹瀉,根除胃幽門桿菌時的輔助治療,治療某些過敏性皮膚炎,改善腸激躁症的症狀,以及減輕乳糖不耐症患者的不適。而在動物實驗中,某些益生菌被證實可以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這些實驗用的菌株及劑量各自不同也無法統一,產生的結果就很難比較及下定論。所以截至目前為止,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及台灣的衛生署都還沒有核准任何益生菌可以用來治病,只能列為可能具有「保健功效」而非「療效」的健康食品。
       益生質(Prebiotics)或稱益生元,指的是一些不被消化的物質,大部分是一些很難被人體酵素消化的非澱粉類多醣體及寡糖,可以刺激腸道中某些固有細菌的生長或活性,也就是促進益菌生長,進而產生對宿主有益的生理反應,例如減少致病害菌數量及調節腸道免疫機能等。常見的益生質有果寡糖(Oligofructose)、菊糖 (Inulin)、半乳寡醣類(Galacto-oligosaccharides)、乳果糖(Lactulose)、木寡糖(Xylooligosaccharide)等。果寡糖存在於許多天然食物中,譬如蔥、蒜、小麥、洋蔥、蜂蜜、香蕉等,也可以從蔗糖中合成而得。
果寡糖在結腸中發酵後會產生許多的生理作用,包括增加結腸中雙歧桿菌的數量,增加鈣質的吸收,增加大便的重量,加速胃腸排空,還可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的濃度。而結腸中雙歧桿菌的數量增加,可以抑制致病菌的增生,降低血中氨的濃度,
還可以製造許多維生素及消化酵素,增進人體健康。乳果糖是一種合成的雙醣,目前被當作藥物使用,治療便秘及肝昏迷。肝昏迷患者大部份身體中氨濃度異常升高,乳果糖在大腸中發酵分解後,會提高腸道的酸性,可以使不可溶的氨(NH3)轉成可溶性高的銨(NH4+),輕易的從糞便中排出,進而降低血中氨的濃度,改善肝昏迷的症狀。   
    消化不良、乳糖不耐症、腸激躁症、肝硬化易肝昏迷患者及家族中有大腸癌病史者,應該可以藉由補充含有益生菌及益生質的食物或健康食品而得到好處。市面上標示是益生菌及含有益生質的健康食品五花八門,光優酪乳所含的菌株種類就令人眼花撩亂,如何選擇
可說是一大學問!針對哪些症狀該選擇哪一種菌株?活菌含量該多少以上才有效?每天該補充多少量才足夠?合理的價格應該是多少?目前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若為了要整腸促進健康,選擇較大較有信譽的廠商及較常使用的菌株是目前可行的辦法。

參考文獻
1. Current Medical Diagnosis & Treatment. 46th edition. 2010.
2. The Washington Manual of Medial therapeutics. 33rd edition. 2010.
3. 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sation Practice Guideline: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May 2008.

擷取於;http://www.standard.com.tw/life/book/book_detail.asp?perClass=1&perPK=85&artPK=684

PS:中天健康事業的見證故事,全屬個人使用效果,不具有任何療效....

        任何的健康觀念,都要配合正常的飲良,良好的生活作習,產品只是一個輔導品而已喔

arrow
arrow

    萍步清雲雙金報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